Announcements

Home - Announcements - News
  

News

Back to News Listing

「云·游中国」绣最美芳华,扬汉绣之美

Posted: 13 Dec 2022

 

 

「云·游中国」绣最美芳华,扬汉绣之美

 

汉绣是以楚绣为基础、融汇诸家绣法之长,揉合而出的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

 

汉绣用色大胆且浓艳,纹样生动形象,构图形式多样,给人以粗犷豪迈、鲜艳活泼的视觉效果。

 

01 历史渊源

 

承载着楚文化的汉绣,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楚国的丝织业相当发达,其制造水平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著名诗人屈原的《楚辞》曾吟叹道:“翡翠珠被,烂齐光些。翦阿拂壁,罗帐张些。纂祖绮缟,结琦黄些。翡帏翠帐,饰高堂些。”

 

而后,江陵二号出土的战国中期绣品,与近代汉绣针法极为相似,更证明了汉绣与楚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

 

 

清末民初是汉绣的鼎盛时期。咸丰年间,汉口设有织绣局,朝廷集中各地绣工绣制官服。晚清时期,在武昌的营房口、塘角、白沙洲、积玉桥和汉口的黄陂街、大夹街一带,皆开有绣铺。

 

汉口还有一条绣花街,街上有上万名绣花匠人、近40家汉绣铺子,可谓“家家绣花,户户刺绣”。

 

 

20世纪80年代后,汉绣得到了些许发展。汉绣产品已由原来的民用小绣品和少量戏剧绣服发展到帐帘、披风、被面等十多个品种。

 

 

02 绣制流程

 

在中国民间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艺人们总结了一套具有汉绣特色的绣制工序,即“―画、二绣、三修饰”。

 

一画

 

“一画”是指首先需要创作出适合各类绣品的彩色、黑白画稿,即“设计”。

 

汉绣的图案主要是靠画工自己设计,不依附名人名家的字画。画稿的时候,画工既要注意发挥绘画的造型与色彩功能,又要注意发挥刺绣独特的艺术语言。

 

 

二绣

 

“二绣”是指由绣工依样绣制绣品,包括穿针、运针、起花、剪丝等。

 

刺绣时,起落针要快,收线要松紧一致,这样才能使绣面光滑匀称。

 

 

三修饰

 

“三修饰”是指由绣工进行装饰修改,画龙点睛,以臻出神入化之境,这是汉绣工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要求绣工的针法十分娴熟,技艺尤为高超,在传统汉绣中多为男性绣工来完成这道工序。

 

 

03 传承价值

 

从文化精神而言,汉绣色彩浓丽、构思大胆、手法夸张、绣工精细。

 

其设计思想、精神内涵,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色彩斑斓、宏富艳丽、想象奇特的文化特色,展现了楚人浪漫阔达,追求明艳锦丽、富丽堂皇的审美文化取向。

 

 

 

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汉绣,其源头正紧接中华民族早期文化之根源,对认识、了解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粹有着深远意义。

 

因此,挖掘、保存、继承、光大汉绣技艺,不仅是保存汉绣所承载的文化,也是弘扬中华民族国粹的根本所在。

Back to News 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