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ouncements

Home - Announcements - News
  

News

Back to News Listing

「云·游中国」琉璃厂窑:焕彩千年,流光溢彩

Posted: 25 May 2023

 

 

「云·游中国」琉璃厂窑:焕彩千年,流光溢彩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中国瓷器生产悠悠几千年,大大小小的瓷窑更是遍布大江南北。

 

从商周时期开始,无数匠人潜心烧造,才有了一件件独一无二的中国瓷器。它们或精巧秀雅,或浑厚质朴,或繁复华丽,凝聚着历代工匠的心血。

 

四川省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四川省是南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会点,蜀地手工业技术发达,制瓷之道也不甘于后,众多窑址遍布成都平原,千峰累色,似玉类冰。

 

四川省的瓷器既兼收并蓄,又有所创造,宋代磁峰窑已烧成了精美的印花白瓷,金凤窑、广元窑等烧制的银亮金光的“窑变”黑釉,都表明了四川省瓷业的发展已具备相当水平,书写了中国瓷器史的灿烂篇章。

 

琉璃厂窑

 

琉璃厂窑又称“琉璃场窑”、“华阳窑”,始烧于五代,延续至明代,历时700余年,以其规模宏大、产品优良、品种繁多而成为了西蜀著名的陶瓷窑场之一。

 

 

琉璃厂窑主要烧造白釉瓷、黑釉瓷、花釉瓷、黄釉瓷、褐釉瓷、黄釉绿彩瓷等,器物的胎体多叶砖红色。

 

 

其中,黄釉绿彩中比较突出的有大盆,盆里中心刻双鱼纹,两鱼逆水并游,辅以水草,线条自然流畅;褐釉器有鸭嘴流式壶、长流壶、碗、盘等,纹饰多绘花草纹,涂白粉;白釉器有碗、盘,釉色有白、黄两种,有的饰绿口及绿彩花草纹。

 

琉璃厂窑瓷器鉴赏

 

01 宋 琉璃厂窑黄紫釉双系壶

 

 

该壶高17.1厘米,口径6厘米,足径7.1厘米。

 

该壶直口,无颈,长圆腹,浅圈足,一侧置曲状流,相对称一侧为短柄,肩部饰双系。壶体外腹上部施黄釉,中间施紫釉,釉面饰浅黄色交叉状复线纹共四组,下腹部及足部露紫黑色胎体。该壶造型古拙质朴,交叉的复线色彩鲜艳,与紫色的胎体及釉面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格外醒目。

 

02 五代 琉璃厂窑绿彩双系瓶

 

 

该瓶高29.9厘米,口径7.5厘米,足径9.2厘米。

 

该瓶盘口,短颈,溜肩,腹部修长,肩部两侧饰双系。其外壁施半截黄釉,下半部露胎,釉面以绿彩装饰,花纹简朴大方。该瓶胎体较粗,造型细长,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

 

03 宋 琉璃厂窑黑釉凸龙盖罐

 

 

该罐高21.5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9.2厘米。

 

该罐直口,弧腹,从上至下渐丰,圈足,颈部堆塑一条蟠曲的龙纹。器身鼓起五道弦纹,每道弦纹两侧贴饰对称的锥形尖角。其通体施黑釉,釉不及底,近足处及底露出赭色胎体,胎体较粗糙。

 

04 宋 琉璃厂窑黄褐釉彩绘双鱼纹盆

 

 

该盆高12.5厘米,口径46厘米,底径29.5厘米。

 

该盆敞口,宽边,卷沿,浅身,腹壁斜收,平底。其胎体厚重,内部施釉,外部施釉至口沿下端,外腹部和底部无釉,盆里心绘绿色双游鱼,鱼身刻划鳞片,四周衬以水草。

 

05 宋 琉璃厂窑弦纹加彩单耳缸

 

 

该缸高6.9厘米,口径10.8厘米,足径10.2厘米。

 

该缸胎较厚,平口微内斜,口以下渐丰,阔底,一侧有耳。施釉至近其足部,底素胎无釉呈紫红色,外壁饰褐彩花草纹三组,并饰弦纹一道。该缸造型新颖,花纹简练,为琉璃厂窑代表之作。

 

06 宋 琉璃厂窑白釉褐彩瓷碗

 

 

该碗高3.7厘米,口径13厘米。

 

该碗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07 唐 琉璃厂窑三彩刻划花盆

 

 

该盆口径45厘米。

 

该盆是唐代琉璃厂窑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琉璃厂窑兴盛期之作。

 

08 宋 琉璃厂窑褐釉蒜泥碟

 

 

蒜泥碟又称擂钵、研磨器、磨姜蒜盘,用于粉碎姜、蒜等调料,是四川地区很常见的一种器物。

 

这类器物出土于四川地区的遗址、墓葬之中。

Back to News 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