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ouncements

Home - Announcements - News
  

News

Back to News Listing

「云·游中国」玉杵和云舂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Posted: 13 Mar 2023

 

 

「云·游中国」玉杵和云舂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蒙顶黄芽是芽形黄茶之一,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蒙顶茶的栽培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古时为供历代皇帝享用的贡品,新中国成立后曾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为黄茶之极品。

 

01 品茶

 

蒙顶黄芽外形扁直,芽条匀整,色泽嫩黄,芽毫显露,花香幽长,汤色黄亮透碧,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全芽嫩黄。

 

蒙顶黄芽采摘于春分时节,当茶树上有10%的芽头鳞片展开时,即可开园采摘,采摘下的茶叶堪称蒙山茶中极品。

 

 

冲泡蒙顶黄芽以清澈的山泉水为佳,茶具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并用玻璃片作盖。杯子高度10厘米~15厘米,杯口直径4厘米~6厘米,每杯用茶量为3克,其具体的冲泡程序如下:

 

用开水预热茶杯、清洁茶具后擦干杯子,以避免茶芽吸水而不宜竖立。用茶匙轻轻从罐中取出蒙顶黄芽约3克,放入茶杯待泡,最后将70度左右的开水先快后慢冲至茶杯1/2处,使茶芽湿透,稍后再冲至七八分满为止。约5分钟后,去掉玻璃盖片。

 

 

蒙顶黄芽冲泡后,可看见茶芽渐次直立,上下沉浮,并且芽尖上有晶莹的气泡。刚冲泡的蒙顶黄芽是横卧水面的,加上玻璃片盖后,茶芽吸水下沉,芽尖产生气泡,犹如雀舌含珠,似春笋出土。

 

 

沉入杯底的直立茶芽在气泡的浮力作用下,再次浮升,如此上下沉浮,堪称妙不可言。当打开玻璃盖片时,会有一缕白雾从杯中冉冉升起,然后缓缓消失。

 

02 溯茶

 

黄芽之名最早见于大臣毛文锡所写的《茶谱》:“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黄芽”“茶有火前、火后、嫩叶、黄芽”。唐代《元和郡县图志》中说:“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

 

 

《名山茶业志》认为:“明初,‘上以其劳民力,罢龙团,唯采芽茶以进’。从此,蒙茶贡品,改为炒青散茶。品目有:甘露、黄芽、雀舌、芽白。”

 

历代文人墨客对蒙顶茶情有独钟,留下大量名篇佳句。唐代刘禹锡:“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宋代陆游:“朱栏碧甃玉色井,自候银瓶试蒙顶”、元代耶律楚材:“玉杆和云舂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啜罢神清淡无味,尘嚣身世便云霞”;明代黎阳王:“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03 游茶乡

 

蒙顶山

 

蒙顶山旅游区坐落在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海拔1,456米,是四川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国4A级旅游区。

 

同时,蒙顶山还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

 

 

蒙顶山以“雨雾蒙沫”而得名,因山高雨多而形成云多、雾多的景象。这里常年降雨量达2,000毫米以上,古称“西蜀漏天”。

 

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常年雨水充沛,四季云雾缭绕,温差适度,气候宜人,是万物生长的风水宝地。

 

春夏秋季,从山巅俯瞰,云雾飘浮于山岭沟壑之间,小山浮露,恰似仙山琼阁。冬天,从山下仰观,冰丝雪挂,山岗云绕,亦真亦幻。

 

蒙顶山更以“蒙顶山凉甲天下,蒙顶旷览绝天下,蒙顶名茶扬天下,蒙顶佛经传天下”而著称。

 

从蒙顶西眺,可见峨眉山、瓦屋山、周公诸山;向东俯视,原野平畴,山峦起伏,溪涧纵横,风景如画。永兴寺、千佛寺、净居庵等建筑古刹坐落于茶园翠霭茂林间,红墙梵宇,别增情趣。

Back to News 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