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7日开幕当天,“抖音电商”官方直播间还将在非遗市集开展超过4小时的“云逛展”宣传活动,并进行首届非遗年会专场直播带货,预计带动非遗老字号品牌、非遗传统技艺商品超过50款。
此外,非遗保护年会还特邀微博人文艺术开展#非遗在身边#活动,号召更多人在微博一起守护非遗,为非遗发声。

03 人文榆林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的举办地,陕西省榆林市根植于黄土和黄河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近年来,榆林市市委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榆林市文化和旅游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方针,以中国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抓手,破解非遗保护难题,推动非遗整体保护更上一层楼。
民歌、秧歌、说书、石雕、腰鼓、剪纸、九曲黄河阵、唢呐、泥塑……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榆林,记载了璀璨瑰丽的华章典故,演绎了灿若星辰的千古绝唱,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榆林非遗。
榆林非遗涵盖了中国非遗名录全部门类,其中,中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项、省级66项、市级211项、县级565项,有绥德石雕、榆阳剪纸的匠心独具,有陕北民歌、榆林小曲的豪迈悠扬,有陕北说书、陕北民谚的妙语连珠,也有榆林拼三鲜、横山炖羊肉的回味无穷。

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路上,榆林市取得了不少重要突破。
04 年会力量
作为中国非遗领域一次年度工作展示、创新传承的盛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正努力办成赋能中国非遗保护的大手笔大制作,撬动地方比学赶超的大擂台、大平台。
年会将积极推动举办地找准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非遗资源的创新转化方式、旅游发展的文化融合方式,助力各地更好展示传统文化的历史厚重感,文化创意表达的时代活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