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ouncements

Home - Announcements - News
  

News

Back to News Listing

「云·游中国」土家族吊脚楼:屹立险要处,融于山水间

Posted: 27 Dec 2022

 

 

「云·游中国」土家族吊脚楼:屹立险要处,融于山水间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是武陵土家族地区现存吊脚楼实体最多、建造技艺传承最好的县之一。

 

咸丰县吊脚楼建造技艺是随土家族的历史发展逐步丰富并成熟的,见证了土家族的发展历史,凝聚着土家族人民的聪明智慧,是十分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01 历史溯源

 

春秋战国时期以前,为了躲避野兽的危害,咸丰县土家族先民在树上用树藤和枝叶组建起了原始的“树屋”,这种“树屋”便是最原始的吊脚楼。

 

战国时期,咸丰县受荆楚文化影响深远,沿用了楚国干栏式体系,土家族的吊脚楼形式开始进入发展时期。

 

 

元代,咸丰县土家族人在建筑建造上延续了南方流行的干栏式建筑,同时吸收了汉族的井院式建筑,建成了井院式木构吊脚楼。

 

明清时期,咸丰县土家吊脚楼已发展到高峰,当地土司贵族吊脚楼在丝檐、栏杆、柱础、门窗等构件上的装饰尤其精美。

 

民国时期,咸丰县土家族中的一般平民也开始修建木瓦吊脚楼,其屋脊常常装饰有“品”字形瓦片。

 

02 工艺特征

 

 

咸丰县土家族吊脚楼大多是飞檐翘角,回廊吊柱,各具形态,遍布全县各地。它们有的依山而建,有的临溪而立,有的悬在山边,有的则矗立在平坝,各具特色,各显风采。

 

从选择屋基、备料、立屋,一直到装饰完毕,咸丰县土家族吊脚楼的建造都有着完备的程序和不同的技法。

 

其中,“高杆”定位、“穿斗式”房屋构架、“冲天炮”立柱的建造发明,十分巧妙地解决了吊脚楼的线面、角度、承重等建筑中空的难题,解放了地面,克服了山地民居建造与狭窄空间地貌的突出矛盾。

 

 

“翘角挑”的采檐,“龛子”(走廊)的配置,则使吊脚楼的外观形式产生根本变化,为其打上了鲜明的地域烙印。

 

03 传承价值

 

咸丰县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中,“看风水”、“拜山神”、“祭鲁”、“砍梁木”、“说福事”等众多民俗事项在吊脚楼建造中的大量出现,充分展示了土家族浓郁的乡风民俗。

 

 

吊脚楼廓栏、门窗、柱础、挑方上的花纹图案,无不生动彰显着咸丰县土家族丰厚的文化底蕴。

 

华中理工大学著名建筑学教授张良皋先生在咸丰县采风考察后认为:“咸丰县为数众多、变化万千的干阑,是一笔巨大的、珍贵的文化财富......吊脚楼也是景观组成部分,人们一见吊脚楼,立即感到诗情画意,感到世外桃源式的民风土俗。”

 

 

一外地客人到咸丰县旅游,参观了吊脚楼后,非常激动和向往,感慨之余咏道:“奇山秀水妙环球,酒寨歌乡一眼收。吊脚楼上歇一夜,十年做梦也风流。”

 

咸丰县吊脚楼不但是一种别具特色的建筑,也是土家族人舒适而温馨的居所,更是饱含土家族文化的艺术珍品和一道道绚烂多彩的旅游风景。

Back to News 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