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德化瓷箫属于名贵的乐器。制造瓷箫工艺较复杂,不仅要求形同竹箫而且要求音质纯正。此箫造型秀丽精巧,通体施白釉,釉质莹润洁白,可吹奏出优美的旋律。

此尊高33.5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6.2厘米。尊广口,圆唇,短颈,丰肩,肩下渐收敛,圈足浅而宽,略向外撇。其外壁暗刻玉兰两枝,或含苞,或怒放。
此尊造型古雅,通体施乳白色釉,釉质如象牙般温润,纹饰构图别致,玉兰素雅俏丽,增添了纯白釉瓷的风韵。
德化窑白瓷一般均小巧玲珑,如此大件的琢器堪称明代德化白瓷中罕见的精品。

此像高26.5厘米,宽13.5厘米。善财童子上身赤裸,一条飘带从头顶飘飘下垂,面含笑意,双手合十,向观音施礼相拜。观音头戴披风,左手执莲茎,右手抚膝,游戏坐于莲台上。莲台下有莲花、荷叶与波涛。
在明清时期的佛教题材中,人们多选取善财拜观音这一情节加以表现。
善财童子拜观音的故事出自《华严经·入法界品》。传说福城长者有五百童子,其中一童子因出生时种种珍宝从地下自然涌出,故而被称为善财。善财后来信奉佛教,先后参访了包括观音在内的53位名师,最后实现行愿。

此炉高7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10.5厘米。炉盘口,束颈,鼓腹,圈足,肩部对称置狮形耳。
这件瓷器内涩胎无釉,外施白釉,釉面莹亮,乳白如凝脂,是德化窑常烧的供器类器物里的香炉一类。

此瓶高33.5厘米,口径8.1厘米,足径8.9厘米。瓶身呈筒状,撇口,束颈,细长腹,圈足,腹部两侧置兽耳。
其通体施白釉,釉色莹润,乳白如凝脂。

此洗高2.9厘米,长13.2厘米,宽11厘米。洗呈楸叶式,浅腹,底下承以不规则六足。其通体施白釉,内光素无纹饰,外壁清晰可见其叶脉,底堆贴盛开的梅花。
“楸”与“秋”谐音,楸叶象征着秋意,对于多愁善感的文人而言有吟诵不尽的秋意诗文,楸叶也成为经久不衰的艺术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