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鸠坑毛尖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这“四绝”著称,讲究精湛的制作工艺。
鸠坑茶农基本沿袭宋代传承的制茶工艺,其采摘标准为一叶一芽初展,制成的鸠坑毛尖外形挺直,色泽嫩绿,白毫显露。

冲泡后,芽叶硕壮,外形紧细,叶底嫩黄成朵,条直匀齐而秀美,汤色嫩绿而明亮,生津止渴,齿颊留香,滋味鲜浓。
02 溯茶
鸠坑茶历史悠久,始源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5年~220年),兴盛于唐代和宋代,在唐代被称为十四种贡茶之一,至清代发展至鼎盛时期。

淳安县自古产茶,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便已有所提及。“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芽。”这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为鸠坑茶所写的诗篇,诗中桐庐郡指的便是今浙江省淳安县。

鸠坑是中国国家级茶树良种“鸠坑种”的孕育之地。据《雉山邑志》及《严陵志》记载:“淳安茶旧产鸠坑者佳,唐时称贡物。”可见鸠坑产茶早负盛名。
宋人陈晔品尝了鸠坑毛尖后,情不自禁写下“我爱淳安好,溪山壮县居,锦文光灿烂,雉羽泄轻徐”的诗句,他将鸠坑毛尖比喻成“雉羽”,将饮下“雉羽”后的清心爽神之感用“泄轻徐”来形容,更是恰当不过。
03 游茶乡
鸠坑乡
鸠坑乡地处淳安县西部,是鸠坑茶种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著名贡茶茶区之一,产茶、制茶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茶文化史。

这里是浙江省首个以有机茶为主题的特色小镇,有茶园面积5,610亩,其中鸠坑种茶园面积3,000余亩。
其境内秀峰连绵,峡谷幽深,山溪潺潺,雨水充沛,云雾缭绕,田园风光十分迷人。

茂密的原始森林、丰沛的水系、适宜于茶树生长的酸性土壤,孕育了这里珍贵的高山云雾茶。
站在茶园高处眺望,采茶姑娘们成群结队游走在茶园间,红红绿绿的色彩点缀于青翠之中,好似一幅绝妙的茶乡春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