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ouncements

Home - Announcements - News
  

News

Back to News Listing

「云·游中国」经典“拉魂腔”,余音绕梁不绝

Posted: 14 Jun 2022

 

 

「云·游中国」经典“拉魂腔”,余音绕梁不绝

 

 

柳琴戏是山东省的传统戏剧,其表演具有粗犷、热烈、朴实的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唱腔婉转悠扬,动人心弦,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柳琴戏内容健康,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01 历史溯源

 

 

柳琴戏,也称柳琴书、拉魂腔,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约两百多年。

 

柳琴戏的发展大体经过了四个时期。在最早的说唱时期,半农半艺的贫苦农民在农闲时,一家一户或一二人结伴,走乡串里“唱门子”乞讨。他们唱的节目被称为“篇子”。

 

清朝咸丰年间,柳琴戏班社中出现了如“烂山芋”、“金不换”、“一千两”等职业女艺人。清末民初,柳琴戏已经形成了具有七到十几人组成的职业班社。民国九年(1920年)前后,一些柳琴戏班社开始由农村进入集镇或城市演出。

 

02 艺术特色

 

唱腔

 

 

柳琴戏的唱腔以徵调式与宫调式为主,徵调式温和缠绵,宫调式明快刚劲。

 

柳琴戏的音乐唱腔十分别致,地方特色尤为鲜明。其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

 

伴奏

 

 

柳琴戏的板式大致可分为慢板、二行板、数板、紧板和五字紧板等。

 

乐器

 

 

柳琴戏的乐器有土琵琶、笛子、唢呐、笙、管、二胡、小三弦等。

 

角色

 

 

柳琴戏有小头、二头、二脚梁子、老拐等行当,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特殊的名称。

Back to News 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