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游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一起欣赏它们的独特魅力!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中国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中国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中国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因以独特方式利用传统方法和知识,维护特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被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中国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
从2005年中国第一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认定至今,在65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中国以18处位列榜首。

▲中国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那么,新认定的3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怎样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世界目光?这些遗产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强大的生态功能
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集中分布在中国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东南部,是涉县乃至太行山地区旱作梯田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第二个万里长城”。

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为雨养农业系统,其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集中分布在涉县东南部的井店镇、更乐镇和关防乡等3个乡镇,涵盖46个行政村。
系统内石堰梯田分布密集,规模宏大,是涉县乃至太行山地区旱作梯田的杰出代表。

全球可持续牧业和脆弱牧场管理的典范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是中国入选的首个游牧农业遗产地,也是全球可持续牧业和脆弱牧场管理的典范。
每年一到6月,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上几十万头大小牲畜便开始大迁徙。

当地牧民通过每年春季和夏季的转场放牧,确保了草原植被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了因过度放牧造成的草原退化,并确保了肉、奶等畜产品的稳定生产。
03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中国茶产业的突出代表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以种植茶叶和制作铁观音茶为特色的农业生态及茶文化系统,遗产地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
该系统的核心区位于西坪镇的尧山、尧阳、南阳(南岩)、松岩,在唐朝末年就有茶树栽培,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