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游中国」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不息的千年窑火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是江西省景德镇的传统手工技艺。千余年来,景德镇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段历史。
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是任何时代、任何窑场都难以企及的。
01 工艺特征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这里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世界。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中的成型工序在宋代已初步建立。到元代,人们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及青花釉下彩绘技术。

明清时期,景德镇制瓷业进一步发展。据记载:“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此时的制瓷手工技艺体系基本完善,每道工序都简化到极致,各方面都有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制瓷效率也得到极大提高,景德镇手工制瓷业至此达到历史最高峰。
02 工艺流程
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专业化程度极强,行业分工极其细致,最核心的五项工序包括拉坯、利坯、施釉、画坯和烧窑。
拉坯:拉坯也叫“做坯”,是陶瓷成型的最初阶段。在这一项工序中,制瓷艺人会将制备好的泥料放在坯车上,用轮制成型的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

利坯:利坯即“修坯”。在利坯工序中,制瓷艺人将经过印坯工艺后的粗厚不平、规格不齐的粗坯经过两次旋削,使之厚度适当,表里一致。

施釉:施釉俗称“刹合坯”。施釉时,制瓷艺人使用蘸、浇、吹、荡、涂等方法,在器坯内外上一层玻璃质釉,使之光润。

画坯:画坯又称“画青花”,它是指用青花料在坯胎上绘画、打青花箍或写青花字,最后上釉进行烧制。

烧窑:烧窑是成瓷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它是指将装有成坯的匣钵放在窑床上,用松柴或槎柴烧至1270度~1300度,采取先氧化焰、后还原焰的方法,经过溜火、紧火、净火三个阶段,用一天一夜(24小时)的时间,最终把匣钵内的坯胎烧成瓷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