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ouncements

Home - Announcements - News
  

News

Back to News Listing

「云·游中国」古老旋律,西安高腔

Posted: 26 Oct 2021

 

 

「云·游中国」古老旋律,西安高腔

 

高腔是明代弋阳腔与后来的青阳腔流变派生形成的诸声腔剧种。

 

在几百年的流变过程中,弋阳腔各分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与中国各地民间音乐有不同程度的结合,由此形成各地高腔不同的音乐风格。

 

01 起源与发展

 

西安高腔形成于中国浙江衢州,因衢州古称西安而得名。

 

 

西安高腔是在弋阳腔影响下形成的地方戏,最迟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以衢州为中心,流传于中国浙江的温州、金华及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


西安高腔起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有《槐荫树》、《合珠记》、《芦花絮》等一批传统剧目。

 

它原来仅以锣鼓伴奏,清道光后与昆腔、乱弹合班演出,受昆山腔和乱弹腔的影响,在保留原音乐特征的前提下加入管弦、昆笛、板胡、提胡等乐器。

 

 

现存的西安高腔在唱腔上“大吼大叫”,在表演上“大蹦大跳”,在舞美上“大红大绿”,在乐器上“大鼓大号”,乡土气息浓厚,在剧目、行头、唱法、行当体制、演出程序等方面基本上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古南戏的风貌,对南戏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2005年,中国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严村的西安高腔被申报定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目。

 

2006年5月20日,西安高腔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2 高腔的唱腔结构

 

高腔音乐的外部形式特征,可概括为三个字:帮、打、唱。帮,指后台帮腔;打,指打击乐伴奏;唱,指除帮腔之外的脚色之唱。

 

 

高腔唱腔同昆腔一样,同属于曲牌联套体。但与昆腔、梆子腔、皮簧腔相比,高腔较为独特的演唱形式“帮腔”自然比较突出,传统高腔的帮腔由担任打击乐伴奏的乐队演唱,通常是由鼓师领帮,众乐手齐唱。

 

高腔唱腔还有一个特点,即“滚唱”。滚唱又称滚,其形式及其在唱腔中的位置都比较自由,常常是对偶句的形式,也不乏长短句。

Back to News 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