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ouncements

Home - Announcements - News
  

News

Back to News Listing

「云·游中国」余杭滚灯: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

Posted: 19 Oct 2021

 

 

「云·游中国」余杭滚灯: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

 

余杭滚灯源于中国浙江余杭翁梅一带,流传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是节庆和灯会期间进行表演的民间舞蹈。

 

 

余杭滚灯集舞蹈、技巧、体育于一体,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竞技性的鲜明特征。

 

余杭滚灯有九套二十七个表演动作,具有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典型的地域特色,展示了中华民间舞蹈杰出的创造力,对探索中国古代民间舞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01 余杭滚灯的发展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诗作《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曾对滚灯作如下描绘:“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可见南宋时滚灯就已流行。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无神论的传播,以及传统庙会的纷纷停办,滚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一时也就销声匿迹了。

 

 

改革开放后,翁梅乡文化站站长王宝林对余杭滚灯进行了挖掘与整理。

 

2006年5月20日,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申报的余杭滚灯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2 余杭滚灯的表演特色

 

余杭滚灯的表演特色有着它自己严谨的规定。在传统的套路中,其动作都是由男子来表演。

 

对于“余杭滚灯”的表演者来说,表演时要遵守表演的次序,每套动作的难度又互不相同,力度技巧等元素都有不同的侧重,表演时可因人而异进行调整。

 

 

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需要进行“虎跳”、“旋子”等围着灯打转的翻滚表演,以及“晃手”、“涮腰”、“踏步翻身”等古典舞蹈的辅助表演;运用以“急急风”等锣鼓为主要的打击器乐,以及具有即兴效果的“走马锣”或是“七字锣”的辅助器乐等。

 

Back to News 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