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ouncements

Home - Announcements - News
  

News

Back to News Listing

「云·游中国」古琴艺术(浙派)

Posted: 12 Oct 2021

 

 

「云·游中国」古琴艺术(浙派)

 

古琴又称“琴”、“七弦琴”,别称“绿绮”、“丝桐”等,是一种平置弹弦乐器。

 

 

古琴艺术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艺术水准最高且最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器乐演奏形式,除独奏外还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及琴箫合奏等。

 

01 浙派古琴的起源与发展

 

流传于浙江地区的浙派古琴艺术,其发展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时期。

 

 

古代浙派古琴艺术起源于南宋,其创始人为郭楚望。郭氏传艺于刘志方,刘志方又传毛仲敏、徐天民,由此形成在当时琴界占有重要地位的浙派。

 

其后徐天民门下在元明时期传承四代,将浙派古琴艺术推向顶峰,一时有“浙操徐门”、“徐门正传”之目。入清以后,浙派古琴艺术渐趋衰微。

 

 

现代浙派古琴艺术的兴起与琴家徐元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徐元白的琴艺得清末琴家大休上人真传,理论思想则主要源于清代浙派琴学专著《春草堂琴谱》。

 

 

▲徐元白

 

1939年徐元白在南京与徐芝荪等组建“清溪琴社”;1945年与杨洁武等人在重庆组建“天风琴社”。

 

1946年徐元白又返回杭州与张味真等人组建“西湖月会”,与此同时还编撰了《天风琴谱》及琴论多篇,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极大推动了浙派古琴艺术的复苏和繁荣。

 

02 浙派古琴艺术

 

浙派古琴演奏追求“微、妙、圆、通”的音色,以“清、微、淡、远”的艺术境界为指归,追求文雅、恬静、简洁、洒脱的意境。

 

 

浙派古琴演奏经典曲目数十首,包括郭楚望的《潇湘水云》,毛仲敏的《渔歌》、《樵歌》,徐天民的《泽畔吟》等。

 

 

传世的浙派琴谱则有《紫霞洞谱》、《霞外琴谱》、《梧冈琴谱》等十余种。

Back to News 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