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ouncements

Home - Announcements - News
  

News

Back to News Listing

「云·游中国」世界遗产在中国——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Posted: 16 Aug 2021

 

 

世界遗产在中国——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世界文化遗产#

左江岩画是世界岩画艺术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无字天书”、“断崖上的敦煌”。

 

花山岩画,是什么?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集岩画-山体-河流-台地”为一体的文化景观,具有青山环碧水,岩画面台地”的空间特征。

 

“花山”壮语称为“岜莱”,意思是有画的山。在崇左市,凡被称为“花山”者,崖壁上皆绘有岩画。

 

 

场面宏大的赭红色岩画群、与其所在的山崖、山崖下的河流、对面的台地构成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景观单元,整体呈现出“一带多点”的基本格局。

 

左江花山岩画是中国南方乃至亚洲东南部区域内规模最大、图像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赭红色岩画群。

 

花山岩画,谁画的?

 

左江花山岩画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居住在左江沿岸的骆越人所绘制。

 

花山岩画,画的是什么?

 

花山岩画的画面内容丰富,图像以人像为主,所表达的主题具有原始宗教意义,是群体性祭祀场景的真实记录,反映了骆越人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

 

画面多为众多的侧身人像和体型较小的正身人像,应为祭祀主体;居于画面中心、体型高大装束特殊的正身人像时行祭的指挥。

 

 

高度格式化了的人物动作形态和画面的格局表明画面所表现的不是即兴舞蹈,而是某种受到管观念强烈制约的形式已经固定化了的集体舞蹈,可能是当时人民举行原始宗教祭祀时的集体歌舞场面。

 

 

岩画的画法采用单一色块平涂法,只表现所画对象的外部轮廓,没有细部描绘。

 

其风格古朴,笔调粗犷,场面十分壮观。现存图像有1900多个,包括人物、动物和器物3大类。

 

花山岩画,怎么画的?

 

左江花山岩画露天临江的独特选址,对作画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

 

根据科学分析,骆越人大概采用了至少三种方式接近崖壁进行岩画绘制——自上而下的攀援法、直接搭架法、自上而下悬吊法。

 

绘画颜料是使用在岩画遗址中较为常见的赤铁矿,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颜料中的粘合剂,经检测含有植物性胶结材料,可能为某种植物树液。

 

花山岩画,分布在哪里?

 

 

第一片区位于崇左市宁明县境内,包含珠山岩画、龙峡山岩画、高山岩画、宁明花山岩画4个岩画点,所在河道为明江上游,涉及河段长约20千米。

 

4个岩画点中,珠山岩画与龙峡山岩画,高山岩画与宁明花山岩画因其相对位置较近,与周围山体、河流,以及对面的台地共同构成2个独立的景观单元。

 

其中宁明花山岩画为左江岩画的杰出代表,其岩画单位面积最大、画面最集中、内容最丰富。

 

宁明县花山岩画整个崖壁面向江边倾斜,相对水面高度270米,岩画最高处距江面90余米,最低处也有10米,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是世界上单幅面积最大的涂绘类岩画。

 

第二片区位于崇左市龙州县境内,包含沉香角岩画至棉江花山岩画的16个岩画点,申报范围所在河道为左江上游,涉及河段长约38千米。

 

16个岩画点中,沉香角岩画、宝剑山岩画、水岩山岩画、对面山岩画、楼梯岩岩画、三洲头山岩画、三洲尾山岩画、岩敏山岩画、岜逢山岩画、无名山岩画、朝船头山岩画、渡船山岩画、大洲头岩画、三角岩岩画因彼此相对位置较近,与周围山体、河流,以及对面的台地共同构成1个独立的景观单元。

 

纱帽山岩画与棉江花山岩画则分别为2个独立的景观单元。

 

第三片区位于崇左市江州区、扶绥县境内,包含驮柏山岩画至万人洞山岩画的18个岩画点,其中江州区岩画点12个,扶绥县岩画点6个。申报范围所在河道为左江中下游,涉及河段长47千米。

 

18个岩画点中,驮柏山岩画、驮柏银山岩画与穿窿山岩画,岜岸山岩画与马鼻山岩画,小银瓮山岩画、大银瓮山岩画、七星山岩画、岩怀山岩画与孔驮山岩画,白鸽山岩画与将军山岩画因彼此相对位置较近,与周围山体、河流,以及对面的台地共同构成4个独立的景观单元。

 

关刀山岩画、闸口山岩画、灵芝山岩画、大山岩画、大湾山岩画、万人洞山岩画则为6个独立的景观单元。

 

2016年7月15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展示出独特的景观和岩石艺术,生动地表现出前5世纪至2世纪期间,当地古骆越人在左江沿岸一带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这是目前对该传统的唯一见证。左江花山岩画中的铜鼓及相关元素与当地铜鼓文化直接相关,见证了该区域广泛兴盛的文化特色。

 

Back to News 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