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ouncements

Home - Announcements - News
  

News

Back to News Listing

「云·游中国」“最美的山岭雕刻”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Posted: 02 Aug 2021

 

 

“最美的山岭雕刻”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云南多山,亦多梯田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哀牢山。

 

哈尼梯田至今有1,300多年历史,规模宏大,分布于云南南部红河州的元阳、红河、金平、绿春四县,总面积约100万亩。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世界遗产区面积约16,603公顷,缓冲区面积约29,501公顷,包括了具有代表性的集中连片分布的水稻梯田及其所依存的水源林、灌溉系统、民族村寨。

 

 

其中元阳县哀牢山是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当地的梯田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如等高线般从海拔2,000米的山巅一路蜿蜒至山脚下,级数最多处有3,700多级,最陡的山坡达到45°,景观壮丽。

 

哀牢山哈尼梯田为云南梯田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岭雕刻”

 

自然景观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以当地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开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

 

哈尼梯田呈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农耕生产技术和传统文化活动均围绕梯田展开。

 

哈尼族大多居住在海拔800米至2,500米的山区,主要从事农业,梯田稻作文化尤为发达。

 

面对高山峡谷的艰苦生存空间,千百年来,哈尼人民不断创造,总结出一套山区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他们依据不同的山势、土质修堤筑埂,把终年不断的山泉溪流,通过小水渠引入梯田。

 

每到初春,形状各异的大小梯田灌满了泉水,在明媚的阳光下,山风轻拂,波光粼粼;三四月间,层层梯田青翠欲滴,状如一块块翠绿壁毯;夏末秋初,稻谷成熟,又是一片金黄。

 

 

人文景观

 

哈尼梯田保护区内有哈尼、彝、苗、瑶、傣、拉祜、布衣、汉族七个世居民族,哈尼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境内各民族和谐共居,梯田农耕生产生活丰富多彩。

 

哈尼梯田面积广阔,气势磅礴,春耕秋收,景观壮丽,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被文化人类学家誉为“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巧妙结合的典范”。

 

红河哈尼文化景观以从高的哀牢山沿着斜坡顺延到红河沿岸的壮丽梯田而著称。

 

 

在过去的1,300多年间,哈尼族人民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农作体系,包含水牛、牛、鸭、鱼类和鳝类,并且支持了当地主要的谷物——红米的生产。当地居民崇拜日、月、山、河、森林以及其他自然现象(包括火在内)。

 

他们居住在分布于山顶森林和梯田之间的82个村寨里,这些村寨以传统的茅草蘑菇房为特色。梯田的弹性管理系统,建立在特殊且古老的社会和宗教结构基础上,体现出人与环境在视觉和生态上的高度和谐。

 

2013年6月22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符合世界遗产标准(iii)和标准(v),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宗教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

 

Back to News 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