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ouncements

Home - Announcements - News
  

News

Back to News Listing

「云·游中国」无锡精微绣,一针一线一江南

Posted: 27 Jul 2021

 

 

无锡精微绣,一针一线一江南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

名称:苏绣(无锡精微绣)

编号:Ⅶ-18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江苏省无锡市

 

无锡精微绣

 

一条赫赫有名的京杭大运河,贯通古今,积淀漕运商业文明,它缓缓流淌了千年,滋养了无锡的钟灵毓秀、今昔韵味。

 

无锡自古盛产丝绸,也是苏绣的发源地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无锡刺绣因地而名,被称为“锡绣”

 

无锡地处江南水乡,盛产丝绸。精微绣是江苏省无锡市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

 

精微绣艺术是中国最早在理论上得到总结的刺绣品种,清代即出现重要的理论著作《绣谱》对之进行论述。

 

精微绣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服饰文化和日用装饰文化,深为文人雅士及艺术爱好者、收藏者所珍爱。

 

 

▲双面精微绣《丝绸之路》

 

起源与发展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精微绣是根据唐代苏鹗著《杜阳杂编》卷中文字记载的启发,经过反复研究、探索、试制发展而来的。现已作为无锡刺绣的特色,闻名海内外。

 

据汉代刘向的《说苑》记载,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无锡就已出现刺绣服饰。

 

明代中叶,俞氏创制的堆纱绣因巧夺天工而被选为贡品。

 

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清代无锡精微绣得到进一步发展,创造出了闺阁绣”、“切马鬃绣”、“堆纱绣”、“填色稀铺法”、“乱针绣”等独特的技法。

 

 

20世纪80年代初,无锡精微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双面精微绣”,成为举世公认的优秀艺术品种。

 

2007年6月9日,无锡精微绣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示时,中国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拿起放大镜俯身观赏,并给以极高评价。

 

精微绣特点

 

精微绣,顾名思义是精致微小的双面刺绣。它的特点是卷幅微小,造型精巧,绣技精湛。

 

往往能在很小的画面内,精心构画丰富多彩的文字和图案,经由刺绣艺人用双面绣技法精工绣制。

 

无论细若蝇毫的文字,还是寸人豆马,都显得形神兼备、意趣无穷,令人爱不释手。人物服饰上所绣花纹和字体,须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

 

 

精微绣问世后,得到中国内外艺术界、收藏家人士的赞赏,并在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中多次获奖,被誉为中国刺绣艺苑的一株奇葩。

 

精微绣技艺

 

与一般双面绣相比,精微绣的技艺要求更高,它要求刺绣艺人不但绣艺高超,而且还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

 

一幅作品从绘画设计开始,要先将画白描在纸上,再描到绢面上,然后配针法、配色。

 

 

▲双面精微绣《阿房宫》

 

艺人绣制精细局部时,要将一根丝线劈成八十分之一,有时人物头部只有绿豆大小,五官无法用笔墨勾勒,艺人需手眼相通方能绣成。

 

正因为难度如此之大,要掌握这种技艺,不仅靠的是几十年的苦练,还需要悟性与天分。大家看到的是一幅幅精美典雅的刺绣作品,其传承的技艺却经过数百年、上千年积淀,浓缩在传承人的一身绝技中。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无锡精微绣与书画紧密结合在一起,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Back to News 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