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诗词 游中国——《古从军行》中的“交河”
古从军行
[唐]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作品译文
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作者简介
李颀
690 ~ 751年,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
创作背景
诗人所处的年代,是唐朝从盛极转向衰败的时代。此诗借汉皇用武力开拓疆土,讽刺唐玄宗用兵。
诗人对当代皇帝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jpg)
相关景点
交河故城
诗中的“交河”是指如今的交河故城附近。交河故城,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以西约13公里的雅尔乃孜沟中,
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中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
.jpg)
高昌故城
高昌故城,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东面40公里的三堡乡,是中国西汉至元明时期(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4世纪)吐鲁番盆地中心城镇。
高昌故城的内外建筑类型于唐代长安城的形制和布局,平面呈长方形,周长5.4千米,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布局分外城、内城、宫城三个部份。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