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博会全面赋能上海旅游
时间:2018-11-12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丁宁
11月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落下帷幕。6天的展会,来自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40万名海内外采购商前来“买买买”,也给纳入监测的上海300家宾馆饭店带来72%的平均出租率,给124家申城景区带来264万人次游客。
上海旅游人更看重的,是这些亮丽数据背后,进博会给上海全域旅游带来的能级提升。
硬件提升:打造世界级旅游名片
按照旅游“十三五”规划,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上海旅游对标体系已不再满足中国领先,而是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进博会让上海有了一个难得的国际揽客窗口。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部署下,上海进行了“江光楼色”城市项链的世界级名片打造工程。
上海举全市之力,打通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将黄浦江过去工业生产功能正转变为市民游憩的生活功能承载区,这是上海城市功能转变的一大标志。经过紧张工作,滨江的粮仓变成了工业旅游吸引物,江滨的煤码头改造成美术馆,港口作业区变成油罐艺术公园……
进博会开幕前夕,杨浦大桥至南浦大桥之间两岸的300多栋重要建筑、16座码头、近20公里岸线的景观照明完成提升改造并亮灯。
据业内专家介绍,此次提升工程涉及水景灯光、堤岸灯光、多杆合一、建筑物灯光和点灯仪式等维度,全方位覆盖船行、人行、车行等多个视角,并保有“金三角”区域的整体感。为了优化夜景层次,上海在外滩岸线打造了46个水景瀑布和5万处“星耀”灯光,营造出典雅、大气、浪漫的氛围;外滩防汛墙上99杆庭院灯实现与水景同步依次亮起和智能调光,整个滨江岸线通过步道灯光、绿植灯光、滨水灯光等有机整合,形成和谐、丰富、完整的灯光带;外滩建筑物照明基本实现全线提升,外滩第一界面的外白渡桥至延安路27幢,经过智能控制改造,实现了逐幢、逐个点亮,为外滩增添灵动感。
来自澳大利亚北领地的安东尼·怒南是第一次到上海。他被外滩迷人夜景深深吸引,连连赞许:“太神奇了,中国发展太快了。以后要带家人来游上海,要让更多人来中国看看。”
软件提升:为公共服务赋能
如果说,上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属于旅游“硬件”提升的一部分,那么,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便是这次进博会带来的“软件”赋能成果。
“通过抓进博会的安全管理与保障,我们把以前游离在星级饭店之外的不挂星的高档酒店、生活方式酒店和社会旅馆纳入管理范围。”上海一位资深旅游人总结说。
进博会举办前数月,上海市旅游局会同市旅游协会饭店业分会,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上海住宿业进行了一次监测性暗访,将进博会住宿保障相关地区的40多家不同业态的住宿企业纳入暗访范围。参与暗访的上海市星评委主任黄铁民说,这次暗访报告公布后,引发上海住宿业的震动,暗访对象扩展到非星级的生活方式酒店、客栈,而且既有国有企业,也有国际大品牌酒店,真正实现了全覆盖。沪上有评论说,利用暗访来抓安全与服务质量,通过新闻监督放大成效,让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得到有效赋能。
进博会对住宿安全的高度重视,也使旅游行业管理部门能够与公安、卫生、市场执法等各方力量协同作战,对住宿业形成了有效监管。长宁区旅游局陈林介绍:长宁区高度重视住宿安全保障,旅游局相关人员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深入基层,让一些不太熟悉信息化报表的旅馆经营者学会了每天填报,由此,旅游局也打通了与辖区内社会旅馆之间的服务渠道。
同样,面向游客的上海旅游咨询中心也得到大的提升。列入上海市政府今年实事项目的20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新建和改建工程在进博会前全线投入服务。这次不仅有引进机器人等技术层面的提升,也有从过去宣传咨询单一功能向提供游客所需“全服务”的功能提升。黄浦区还把开放式景区人民广场东南侧的武胜路10号公厕改造成带旅游咨询服务功能的上海滩第一个“i旅游公厕”,成为上海十大“最美公厕”之一。
观念提升:向世界先进学习
一场进博会,来自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企业和机构带来了先进技术与产品,而他们的展陈技术与方式,也引起了上海旅游人的注意。
在瑞士国家馆,一个名为“踏上瑞士寻宝之旅”的游戏吸引了众人。一位观众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下载程序后,用手机镜头对准脚下的一张凹凸不平的瑞士地图,就小心翼翼地移步开始扫描“寻宝”。瑞士馆相关人员介绍,“通过AR技术,可以让游戏参与者了解瑞士的地理特征、经济与创新生态体系、著名的自然风貌与传统遗产。”“千万别错过机会哦,只要展示手机屏幕上扫到的礼物盒,就可在二楼小木屋的瑞士邮政领取您的奖品!”工作人员笑嘻嘻地提醒着。
将此尽收眼底的一位上海同行深受启发。他说,如何进行有效的公众推广,让不少业者感到困惑。而案例就在眼前——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让公众通过手机互动参与,目的地资讯即可通过游戏传送到终端消费者。“而且,这些参与者是对瑞士感兴趣的消费者,要比投放昂贵的户外广告精准有效。”
同样,韩国化妆品展台、西班牙黑毛猪火腿展台等众多展台也被参观者团团围住。这些现象也引发上海旅游人深思:如何提升上海旅游的海外传播效果?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拨动潜在旅游者的心弦?
据了解,进博会之后,上海旅游推广小分队准备前往纽约。这次将以小笼包为“媒介”,在纽约时报广场的梅西百货旗舰店举办上海旅游推介会,推介“舌尖上的上海”。
学得快、行得快,也许是上海海派文化熏陶使然,更是上海旅游人不断推动创新、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源动力。
|